社科动态

社会科学领域人文精神状况堪忧,学界期待 以人文关怀之“士风”引领“世风”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4-03-17浏览次数:1187

作者:郭潇雅 吴运亮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报

     回顾人类思想史,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,二者共同构成人类学术创新与社会进步的两翼。在全球化、信息化的今天,人类在享受高新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,愈益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。然而,在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,人文精神匮乏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
  马克斯·韦伯在预言现代性带来的危机时曾说:“专家没有灵魂。”百多年后,中国学术界会被其不幸言中吗?本报记者日前在浙江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,向100名人文社科学者发放了“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文精神状况调查问卷”,调查结果显示,62%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我国社科学者“非常缺乏”人文精神,19%的受访者认为“比较缺乏”,仅有12%的受访者选择“不缺乏”,另有7%的受访者选择“不清楚”。

  这一调查结果与人们的主观感受较为接近。在当今学界,人文关怀匮乏、理想信念动摇、雷人雷语时发……可谓“士风”堪忧。当“士风”无法引领“世风”,反而成为“世风”的俘虏时,我们不禁追问,缺乏人文精神何以担当学术使命?从这一意义而言,进一步弘扬我国社科学者的人文精神,重新挑起学者的道义和责任,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。

  人文精神缺失表现繁多

 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“社会科学研究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”多种多样。35%的受访者认为表现在“科研评价考核制度缺乏对科研人员的关怀”,33%的受访者认为表现为“追求名利,缺乏科学严谨的学风”,26%的受访者选择了“缺乏社会责任感,人文基础知识匮乏”,另有6%的受访者写下了“过于关注实用价值”、“工具理性普遍流行”、“缺乏学术平等讨论的气度”等答案。

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廷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代社科学者的人文精神缺乏,主要表现在三方面:一是部分学者为追求名利而难以坚持真理,败坏学术道德;二是研究中存在主张价值中立、研究问题不做价值取舍的现象;三是有些学者唯我独尊,缺乏老一代学者广为称道的忠厚长者风范。

  “人文精神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价值反映,主要表现在使命感、责任感、科学研究和科学精神上。人文精神内涵的体现可以有深有浅、有高有低,但不能缺失。”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郑晓云对记者说,“我国社科学者缺乏人文精神,主要表现在践行使命的精神缺乏、浮躁盛行、功利心强、缺乏科学严谨的学风、缺乏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、缺乏社会责任感等方面。试想,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,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,如何践行社会科学的使命?”

  社会环境、考核制度或为主因

  面对社科界存在的人文精神缺失现状,我们不禁追问,其根源究竟是什么?

  在回答“社科学者缺乏人文精神的原因”时,42%的受访者认为“和当今社会学风不正的大环境有关”,41%的受访者选择了“和学界管理及考核制度有关”,另有10%的受访者认为“和学者个人素养有关”,7%的受访者选择了“其他”。

  在陈廷湘看来,导致当代社科学者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:第一,学术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。人文学科现行考核基本沿袭自然科学的考核方式,甚至可以说是变相的计件考核方式,该方式将社科学者导入了数码化生存样态。第二,不良社会风气渗入社会科学领域。当前我国正处在以竞争求发展的时期,“发财”之风甚嚣尘上,社科学者或难排拒这种社会风气的诱惑,为争名利罔顾尊严,不但人文精神渐失,且转生出不少学术腐败。

  郑晓云也认为,现行科研考核评价标准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建设,“学术环境中缺乏对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从事学术探索的尊重,缺乏对长期探索的支持机制,使科学工作者难以长期致力于一个方向的研究,往往不得不跟着各种各样的课题走。”

  “制度问题”的确是导致人文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,然而,更深层次的症结并非“考核制度”,而系“教育制度”。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董平表示,教育中存在的将“物欲”当作正面价值予以提倡的趋向日益显著,存在着割裂“物质”与“精神”的危险性,这样的教育岂不与价值观念的错位有直接关联?

  要坚持到人民中间做学问

  采访中有学者表示,学术研究需要“托付终身”的意志支撑,需要“苦行僧”式的执着追求。如果没有人文精神,社科学者将被“功利化”、“世俗化”,难以肩负应有的学术与社会使命。

  调查中,问及“社科研究中如何提升学者的人文精神”时,38%的受访者认为要“改善目前的科研管理和科研评价体制”,28%的受访者认为应“提高社科学者的个人素养”,11%的受访者表示应“加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”,另有23%的受访者填写了其他建议。

  “要使社科学者重振人文精神并非易事。首先要改变现行学术考核方式,要轻数量、重水平。其次要改善社科学者的生活待遇,使之能专心做真学问,悉心培养人才。最后要引导学者做社会的楷模,在中国古代,文人多因勇担道义而成为社会良知的象征,今天也应引导学者有担当、讲良知,爱惜羽毛,持守尊严,做有文人气象的社科学者。”陈廷湘说。

  “弘扬社科学者的人文精神,最终要回到马克思主义。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表示,加强社科学者的人文精神,核心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,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包括尊重人、关怀人,以及为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主动创造条件;第二,要坚持人是世界的中心,这是社科学者坚持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,即要对人有很高认识,不能忘记自身使命;第三,社科学者要始终保持“草根”心态,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,“到人民中间做科研”。

阅读 367 次数